群团工作

31
May
2025

以青春之智破界 用科技之笔作答—— 湖南教育出版社举办“出版+科技”深度融合青年创想会

来源:湖南教育出版社团委    作者:湖南教育出版社团委

111.png

5月27日下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科技”深度融合青年创想会在公司 15 楼会议厅举行。本次活动以“数智赋能出版 青年创见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出版行业融合创新,展现了湘教社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与积极探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及全体团员青年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湘教社青年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在出版蓝图上勾勒未来的精彩篇章。

活动在团中央《给青春的演讲》主题视频中拉开序幕。视频中,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以质朴而充满激情的演讲,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变革的使命担当。随后,公司团委书记陈东锋发出《AI新青年倡议》,号召全社青年员工将AI思维融入出版实践,以数智动能推动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这一铿锵有力的宣言成为全场行动的号角。

在专题讲座环节中,科大讯飞智慧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教育行业湖南咨询总监柳德斌带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专题分享。他聚焦人工智能在选题策划、编辑审校、营销传播的具体应用,以及在AI学伴、智慧教辅、人机共育等领域的场景赋能价值,系统阐释了AI技术如何驱动教育出版业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的范式转型,助推产业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

在“出版+科技”成果展示环节,融创中心万敏通过《GIS和RS技术在教材中的应用》报告,生动展示了如何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象化,通过数字地球教学系统实现地理教材内容的可视化呈现与交互式学习。融创中心汤露则在《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辅中的应用》分享中,重点介绍了湘智教辅的AI功能,如拍照批改、AI答疑、错题归集及学科特色功能等,探讨了虚拟仿真技术如何为教辅产品注入互动活力,充分展现了科技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创新价值。

青年创想提案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融创中心申政提出的《AI垂类模型赋能的数学教育全场景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构建了一个覆盖教学全链条、学习全场景的数学教育平台,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家校共育网李依晴、教辅编辑部谢贶颖的《地理教材新生计划:文创IP×湖湘文化的沉浸式探索》,通过深度挖掘湖湘文化精髓,赋能教材IP创新开发,打造了沉浸式学习场域,引领学生在多维交互中感悟地理的深厚底蕴,实现了文化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编辑部周子乔的《AI数字人新媒体宣传矩阵项目》,则系统地探索了数字人技术,解锁了文化传播新范式,展现了其在构建未来文化传播生态中的突出价值。这些提案从技术穿透、文化创造到生态重构,全方位展现了湘教社青年的创新维度与担当意识,为湘教社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最后,公司党委书记、社长刘新民发表了总结讲话。他高度评价了青年员工在技术融合与模式创新中的探索与贡献,并对全体公司青年提出殷切期望:要持续激发创新动能,勇担融合发展先锋,为湘教社深入实施“一主两翼三高地”战略注入强劲青春动能。面向未来,刘新民社长以三个核心关键词与全体青年员工共勉:

一是“扎根”,要坚守教育出版的初心与灵魂。教育出版肩负着“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神圣使命,无论技术如何变革,内容始终是根基。他强调,在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时,必须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底线,坚持“内容为王”的根基不动摇,用技术为优质内容插上翅膀。

二是“破界”,要打破传统出版的思维定式与产业边界。一方面,要以社内教材教辅为根基,深度应用现代前沿技术,打造科技赋能的精品内容体系,持续夯实教材教辅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前瞻布局融合出版新业态,着力构建贯通课前、课中、课后的全域数字化教育服务生态,形成“教育内容供给”与“数字服务生态”同频共振的发展新格局。

三是“担当”,要牢记出版人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出版行业不仅是商业实体,更是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塑造的载体。他要求青年员工在探索“出版+科技”融合发展路径时,务必时刻铭记社会责任,确保技术创新精准赋能内容品质升级,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守护屏障,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活力。

此次创想会,既是湘教社向数字化浪潮发起的“青年冲锋”,又是一场以创新思维激发青春动能的盛会。与会青年员工通过深度的思想交流与前沿实践成果展示,深刻体会了到在推动教育出版数智化跃迁、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的核心价值与历史使命。未来,湘教社将继续以青年人才为先锋力量,积极引导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出版+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赛道上砥砺深耕,让创新活力成为文化传承与价值传播的核心引擎,为打造教育出版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湖南样本”贡献青春智慧与磅礴力量!


一审:唐凌

二审:蔡欣彤

三审:田毗